铁剂太难吃了!恶心、呕吐怎么办?
2024-06-12 


记者/徐颖

通讯员/甄晓洲

受访专家/刘加军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血液内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978c8f6b86048cf17ca4cded1a7dafa.jpg



大家都知道,铁是人体重要的微量元素。体内铁若储存不足,会使血红蛋白合成减少,极易导致缺铁性贫血,不少育龄期女性和孕妈是高危人群。

口服铁剂,是治疗缺铁性贫血的首选方法,简便又有效。然而,铁剂因“难吃”也招来不少吐槽。


女记者补铁“血泪史”


前段时间,记者体检查出血红蛋白为106克/升(正常值为110~150克/升)。结合其他指标,血液内科的刘加军主任诊断记者为轻度缺铁性贫血,开了铁剂琥珀酸亚铁片。

记者看到药品说明书上写着“胃肠道不良反应”,做足了心理准备,但还是小看了它的威力。

吃完早饭吞服2片后,过了数小时,记者先是感到恶心,特别想呕吐,继而晕头转向;看到一点油腻的食物,胃里就仿佛翻江倒海,一整天都不想吃饭。

后来,一到服药时间,记者就有心理阴影:吃药后,又要面对“恶心+头晕+反胃”三件套,恐怕还没补到铁,就因为啥都吃不下而营养不良……

上网一查,跟记者“同病相怜”的女生太多了。

有孕妈抱怨:“吞下去几分钟就能感到胃很不舒服,接着就反酸恶心呕吐,连续吃3天都这样,现在已经不敢吃了。”

有贫血女生吐槽:“贫血补血千万不要吃硫酸亚铁片,真的太恐怖了!犯晕、不断地吐口水,比晕车还难受多十倍不止。”

后来,记者的大便还变得黑乎乎的,看起来有点可怕。

所幸,铁剂的疗效显著。两周后,记者的血红蛋白上升至131克/升,恢复到正常水平。


1718174059137555.jpg

血液里的红细胞;图源/壹图网


Q1

吃铁剂后,为何那么恶心


刘加军主任解释:“口服铁剂出现的恶心、呕吐等,是由于铁对胃肠道的刺激导致的。

“至于黑便,则是铁剂与肠道内的硫化氢发生反应,形成了黑色的硫化铁。”这些都是正常现象,停药后通常就会好转,大家无需过于紧张。

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患者本身患有胃肠道疾病,如胃溃疡、胃炎、克罗恩病或溃疡性结肠炎,服用铁剂后可能会加重胃肠道不适症状。这种情况要及时就医诊治。


Q2

不吃铁剂,光食补行吗


刘加军主任分析,对于健康人,确实鼓励优先从饮食中摄取铁元素。比如,可多食铁含量丰富的猪肝、猪血、牛羊肉等。

“但对于缺铁性贫血患者来说,仅从食物中摄入铁是远远不够的。一是效果慢,二是需要大量摄入,才能达到补充剂量。”

举个例子,牛肉的铁含量较高,但如果仅靠吃牛肉来纠正人体缺铁,每天得吃约10斤牛肉,大多数人都难以达到这样的摄入量。

此外,虽然轻度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不太明显,但如果继续发展下去,严重时可能会引起头晕、耳鸣、易倦乏力、心悸等不适,所以最好通过补充铁剂,尽快予以纠正。


Q3

吃药后恶心、呕吐,如何缓解


首先,选好服药时间和剂量。

服药时间最好在两餐之间,以减少铁剂对胃肠道的刺激。还可以先从较小剂量服用开始,每2~3天逐渐加量,直至达到治疗剂量。

其次,可以更改铁剂类别。

口服铁剂通常分为无机铁和有机铁。无机铁以硫酸亚铁为代表,优点是铁含量高,每毫升含8毫克铁元素,但稳定性较差,在胃肠道释放快,因而更容易引起胃肠道反应,且铁锈味较为明显。

有机铁主要包括乳酸亚铁、富马酸亚铁、右旋糖酐铁、葡萄糖酸亚铁、琥珀酸亚铁等,口感相对好一些,对胃肠道的刺激更小一点。

有网友说,比起铁剂,补铁口服液的不良反应更小。是真的吗?

刘加军主任说,铁剂的剂型主要有溶液、颗粒和片剂,三者对胃肠道的刺激其实差别不大,但不排除有个体差异。大家可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使用。


口服铁剂,注意5点
√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一起食用,可促进铁剂吸收。
√口服铁剂1~2个月后,血红蛋白浓度通常会上升至正常,但仍需坚持补铁至少半年,以巩固疗效。
√牛奶、蛋类、钙剂等会抑制铁剂吸收,应避免同服。
√茶和咖啡中的鞣酸会与铁剂形成不可吸收盐,补铁期间应减少饮用。
√避免同时服用抗酸药(如碳酸钙和硫酸镁)、抑制胃酸分泌的质子泵抑制剂(PPI)、H2受体阻断剂、抗菌药物(如四环素、氯霉素)等。


Q4

吃不下铁剂,还能怎么办


如果服用铁剂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太严重,可以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来补铁。

这种方式有两大优点:铁剂直接进入血液,不会经过胃肠道,对胃肠道的刺激小,不良反应少;铁剂可以迅速被人体吸收、起效快。

但它需要住院进行,首次注射前必须做过敏试验,也可能出现不良反应,如一过性味觉改变、低血压、发热和寒战、注射部位疼痛等。

刘加军主任说,单靠口服铁剂无法提供足够铁量的人群、有消化道疾病或做了十二指肠切除术导致铁吸收障碍的人群、需要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患者等,也适宜静脉注射铁剂。(编辑:凌茜雯)


上一篇   |   下一篇
扫  码  订  阅  杂  志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粤ICP备08029395号-1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08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2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