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超6500万人深受“长新冠”困扰!柳叶刀预印本:二甲双胍或可将长新冠风险降低42%
2023-05-16 

近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广州、上海、南京、西安、杭州等多个城市的地铁虽仍建议市民在乘坐时佩戴口罩,但已不作强制要求。

此消息一出,便刷爆全网,结合时下媒体对疫情的报道越来越少以及大众对“阳”“复阳”等不再热议,不少网友不免疑惑:难道疫情要结束了?

其实,世界卫生组织(WHO)总干事谭德塞在317日的例行疫情新闻发布会上就曾表示,“我有信心,我们可以在今年内宣布,新冠作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正式结束。”不过,谭德塞也补充称,“目前我们还没到(正式结束)那一步。”[1]

放眼国内,331日上午,钟南山院士在广州的一场研讨会上表示,“新冠疫情还会继续出现,但不会是全国性的,应该会是局部性的。”[2]

所以,尽管从整体而言,全球疫情形势正持续好转,大流行状态或面临终结,但新冠带给大家的巨大影响并未随之消失。其中,尤其值得大家关注的是,很多人在“阳康”后,依然饱受着诸多新冠后遗症的困扰。

当下,无论是在哪个社交平台,只要搜索“阳康后”“新冠后遗症”等关键词,出来的结果无不令人百感交集、感慨万千。


插图 01.png

天下云集响应,无不道出一个事实——“阳康”后,很多人存在的长期持续症状,正蚕食着他们的身心健康,降低其生存质量。


全球超6500万人正饱受着“长新冠”的困扰


上述大家俗称的新冠后遗症,世界卫生组织称之为“长新冠(Long COVID)”。

202110月,WHO发布了新冠肺炎长期后遗症的官方临床定义,即“长新冠”具体是指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3个月后还有症状,至少持续2个月,且无法由其他诊断解释的症状[3]

据报道,目前已有超过200种不同的新冠长期症状,其中常见症状包括但不限于疲劳乏力、呼吸困难、咳嗽、胸痛、心悸、认知障碍、肌肉疼痛以及嗅觉、味觉丧失等[4]

据估算,全球至少已有6500万人出现了长新冠的症状,且这个数字每天都在持续增加中[5]

总之,长新冠是一种不良的健康状态,其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家庭和谐和社会活动都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

长期笼罩在长新冠的阴影下,很多患者不仅要忍受生理方面的折磨,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有部分患者甚至还面临着家庭关系破裂、工作能力下降等困境,生活质量大不如前。

虽然目前新冠疫情处于低水平流行阶段,但随着奥密克戎等免疫逃逸能力更强的毒株的流行,大众再次感染的窗口期可能会缩短。


插图 02.png

而既往的多项研究均表明:有相当高比例的新冠肺炎患者在治愈后面临持续症状,且患者症状相似[6-8]

因此,如何积极应对长新冠带来的挑战,尽量降低长新冠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全球医学界、科研界的广泛关注。

值得欣喜的是,近日,在柳叶刀预印本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为我们带来了希望。

 

柳叶刀预印本:二甲双胍或可将长新冠风险降低42%


202336日,美国明尼苏达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等16个医疗机构在《柳叶刀》预印本Preprints with The Lancet上联合发表了一项题为“Outpatient Treatment of COVID-19 and the Development of Long COVID Over 10 Months: A Multi-Center, Quadruple-Blind, Parallel Group Randomized Phase 3 Trial”的研究论文[9],并迅速引发业界关注。

研究结果显示,经典降糖药二甲双胍可使新冠长期后遗症的发生风险降低42%,如果在出现症状4天内服用二甲双胍,新冠后遗症的发生风险可降低高达63%[9]

不过,目前此项研究仍在同行评议中,尚未正式发表。如果二甲双胍在长新冠中的预防作用进一步被证实,或将成为首个预防新冠后遗症的药物。


插图 03.png


其实,二甲双胍在新冠治疗方面的贡献不止于此。

早在2022818日,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就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了一篇题为“Randomized Trial of MetforminIvermectinand Fluvoxamine for Covid-19”的研究论文[10]

研究显示,服用二甲双胍,可将与新冠相关的住院、急诊就诊和死亡率降低40%,若是在感染早期服用,风险可降低高达50%[10]


插图 04.png


事实上,作为2型糖尿病的一线首选药物,二甲双胍首次成功合成已有百年历史。而且,自二甲双胍原研药上市以来,已经在全球积累了长达60多年的临床经验,其疗效和安全性都称得上是久经考验。

如今,从降低新冠早期重症发生率到减少新冠长期后遗症,二甲双胍在老药新用、续写传奇的路上又进了一步。

期待在不远的将来,二甲双胍能在为患者的血糖保驾护航的同时,继续被挖掘出更多的额外获益,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家照片.jpg


参考文献

[1]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世卫组织总干事2023317日在COVID-19疫情媒体通报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s://www.who.int/zh/emergencies/diseases/novel-coronavirus-2019

[2]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钟南山院士2023331日在单药3CL靶向新冠病毒感染治疗药物来瑞特韦片研发研讨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s://mp.weixin.qq.com/s/F1xLyMnCbRnKkiZI_qiLFg

[3] 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博士世卫组织总干事2021107日在COVID-19疫情媒体通报会上的讲话 [EB/OL]. 

https://www.who.int/zh/director-general/speeches/detail/who-director-general-s-opening-remarks-at-the-media-briefing-on-covid-19---7-october-2021.

[4] Hannah E. Davis, Gina S. Assaf, Lisa McCorkell, Hannah Wei, Ryan J. Low, Yochai Re'em, Signe Redfield, Jared P. Austin, Athena Akrami. Characterizing long COVID in an international cohort7 months of symptoms and their impactJ/OL. EClinicalMedicine. 202138101019. DOI10.1016/j.eclinm.2021.101019.

[5] Davis, H.E., McCorkell, L., Vogel, J.M. et al. Long COVID: major findings, mechanisms and recommendations.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1, 2023, 133-146.

https://doi.org/10.1038/s41579-022-00846-2

[6] Das-Munsh J, Chang CK, Bakolis I, et al. All-cause and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in people with mental disorders and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before and during the COVID-19 pandemic: cohort study[J].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Europe, 2021, 11: 100228.

[7] Zhou FY, Tao MH, Shang LR, et al. Assessment of sequelae of COVID-19 nearly 1 year after diagnosis[J]. Frontiers in Medicine,2021, 8: 717194.

[8] Lopez-Leon S, Wegman-Ostrosky T, Perelman C, et al. 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1): 16144.

[9] https://papers.ssrn.com/sol3/papers.cfm?abstract_id=4375620

[10] https://www.nejm.org/doi/10.1056/NEJMoa2201662

 


关于我们                       商务合作                       加入我们


扫码订阅杂志

《中国家庭医生》杂志社有限公司 粤ICP备08029395号-1 广东省通信管理局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粤B2-2013008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20120211